助企稳企为基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-k8凯发版官网

热点新闻

您当前的位置: k8凯发版官网 - 热点新闻

助企稳企为基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

来源:舟山市总工会   作者:超级管理员   发布时间:2024-01-29 16:53

      【奋斗目标】      

      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摘要
      坚持以助企稳企为基本, 深入推进助企纾困,加强市场主体培育,深挖市场需求潜力,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
      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着力优化营商环境,加快重点领域改革突破,深入推进海洋科技创新,着力增创体制机制优势。
      全年为企业减负50亿元以上,政府性融资担保支农支小余额增长50%以上;实施“5428”企业梯度培育行动,新增个转企200家、省级以上“专精特新”企业30家。
      大力发展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服务贸易,全年进出口总额达3500亿元以上;推进新时代海洋特色人才港建设,自主培育行业领军人才20人以上,引进落地链主技术项目5个以上。 
    

      【奋斗故事】  

      “蜗居”在大通间 “飞奔”冲亿元关
      窗明几净,设计风格时尚大气,实验室设备齐全……工作日,步入浙江原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原邦科技)二楼研发部办公区,偌大的场地,却空无一人。
      “这里已空了一年,我们期待着早日回归!”该公司研发部副经理刘晓倩走到自己曾经的工位前,充满斗志,“再搞定一项重要技术,企业年产值就有望突破亿元大关,那也是我们的回归之时。”
      原邦科技是我市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,主要生产和销售各类吸波材料。入职恰逢疫情,刘晓倩一路见证企业爬坡过坎。如今,她从普通技术员成长为部门骨干,企业亦进入了快速发展期。
      2022年8月,该公司从旧址迁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后,除了人员不变,其他皆焕然一新:生产车间内,满眼都是科技元素;一线员工数量仍维持在50名,生产线却从7条增至10条,产量提升明显。
      去年初,仍受疫情“余波”影响的原邦科技大胆“奔跑”,抓住高新区管委会出台科技创新扶持政策的契机,搞技改、添设备、强研发。
      “我们研发团队近10人,去年公司单研发经费就投入了881万元。”对于企业高层的这项大胆决策,刘晓倩至今难忘,除研发经费投入外,在硬件设备、软件系统上还分别投入了958.12万元、221.06万元。
      研发团队“撤离”了装修一新的办公区,集体搬至车间隔壁的大通间,只为省时间、少跑路。 
      因一个新思路,像踩“风火轮”般飞奔向车间;半夜突发灵感,立即从床上跳起跑向电脑;一道程序“通关”后,所有人高兴地大笑……
      “付出终有回报。材料看似塑料薄片,但技术水平却是国际领先的。”透过窗户,指着车间内远远望去像一卷大“透明胶”样的材料,刘晓倩言语间满是自豪,“这批新材料已经批量用于一大国际品牌的手机oled屏中。” 
      过去的这一年,公司的每次收获,刘晓倩熟记于心——
      8月,企业获评市级智能工厂(数字化车间);10月,通过“浙江制造”标准认证;12月,成功入列“浙江省商业秘密保护基地”;年底,还通过了与浙江工业大学合作申报的2024年度“尖兵”“领雁”研发攻关计划项目……
      产值8129万元,同比增长40%左右!当去年的成绩单出炉时,公司上下倍感振奋。“下半年,公司订单量一度猛增,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。”刘晓倩笑道,最忙时,公司行政人员都被拉去车间做些力所能及的活。
      “成绩的背后,是上下同心,是内外双向。”在刘晓倩看来,“天时地利人和”缺一不可。
      去年,企业抓住了风口,既拿到了创新红包,也享受了政策红利,来自各级政府的“减负纾困”帮扶,不仅降低了公司的支出成本,还为公司带来了贴息补助。
      有底气更硬气。目前,原邦科技已与复旦大学、中南大学、兰州大学等国内多所知名院校合作,建立了产学研基地,还与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等联合建立了重点实验室。
      有资源、借“智力”。依托“靠山”,刘晓倩们新年有了新期待——
      “目前,公司研发的一款新产品凭借独有优势,正与海外客户洽谈。”刘晓倩透露,若成功,公司今年产值有望翻一番,“破亿”目标或将提前实现。
      冬日暖阳,光线透窗而入,将研发部新办公区照得透亮而富有生气。再回来,拥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,这是刘晓倩给自己定下的新目标。
             

      【奋斗成绩】
      来自我市各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:过去一年,我市出台了一系列“减负纾困”政策,1~10月,累计为企业减负51.5亿元以上;去年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业务余额16.40亿元,同比增长102.10%。
      加快培育市场主体,去年新注册企业8331户,新增个转企230家,新增省级以上“专精特新”企业134家。
      全市坚持改革创新,不断优化营商环境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.6%,增速居全省首位;全市规上战略性新兴制造业、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.6%、18.6%,有研发经费支出企业占规上工业企业的比重71.2%,比上年提高9.5个百分点;实施数字展会拓市场行动,全年进出口总额达3578.6亿元,同比增加5.8%。
      高标准推进新时代海洋特色人才港建设,自主培育行业领军人才30人,引进落地链主技术项目5个。 

网站地图